中老年常见病的心理因素及调治规律

随着年龄的增长,器官的老化,疾病越来越多的关顾中老年人,然而有些病症用中西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就是治疗有效也反复发病,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心理治疗的认识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病人在中西医治疗的同时,辅助心理调适,效果比较好,能够尽快地摆脱病症的困扰,而且对具有下列心理因素但未发生疾病的中老年来说,进行心理调适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本节仅对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心理因素及调治规律进行阐述,其他病症在今后的章节中一一阐述。

一、脑血栓

心理原因:此种病人曾经有过一段做强者、做强人的经历。自己有本事,逞强能干;较劲、对别人不服气;现在想干,干不了,在社会、单位、家庭都愿表现自己。自认为比别人强,对别人的成绩经常表现出不服气的态度。性格比较倔犟,但在工作、学习和积累经验方面比较要强努力,确实有一定能力,但性格方面是危险的。

病人要认识到努进、较劲、倔犟及其随之产生的急、气、恨、怕心理足以致你于绝路。为了生命和健康,不但要改变不服气的心理,还要调整逞强的性格。二、冠心病

此种病症,主要表现为前胸部位阵发性疼痛,疼痛可向后背部放散,并可有胸闷、憋气、心慌等不适。有的只是胸口疼痛、难受,病症轻者只是在左侧胸部有不舒服反应。

心理原因:与那些不合理、不公平,并引起你气、恨的事物存的不平心理。患有冠心病的人,内心动机是好的,但亢奋心太强。对于有些事物,出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好心,想要公平、合理、打抱不平,有时是心理状态,有时表现行为。如:恨那些欺负好人的人等等。当自己遇到不顺时,过分地想不通、生气、怨恨,有时还带有较强的后悔心。

这类病人,内心动机是好心,在办事和处理事物时,往往表现得不圆滑,过于认真,办事太死。也就是通常说的”死心眼儿”,还觉得自己好,自己对。而这种人对别人的办事不认真、办事太滑,为人心眼多、不实在等,产生不理解甚至反感、别扭、恨的心理。有时,对有些事情盼望好的欲望过强,害怕不好等等。

不平静的心态和表现会使心脏气血不长,疼痛症状便由此产生。患者在平静的心态下,回想过去与上述事物和观点类似的信息,一件件对号入座,去掉盼望好的心理,去掉气、怨、恨,重复想、反复想,使情绪更平静。就能更有效地消除残留信息,使疼痛能够好转或者治愈。

三、高血压病

心理原因:认为别人不应该做而产生的不平心理造成高压高;认为自己不应该做造成的不平心理造成低压高。对已经过去的事因选择不妥而产生后悔心理,认为不应该而导致肾性高血压,认为当时发生的事不应该而导致心性高血压;对某事产生的窝囊、委屈、冤枉认为不应该产生肝性高血压。如工作很努力不应该没有回报;自己对别人特别好,不应该没有反应;自己对孩子付出了一切,他不应该不孝顺,我努力学习不应该成绩差等而产生的不平心理导致高压高;认为自己不应该提前退休在家看孩子当家庭妇女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导致低压高。

你想你的努力,你的付出都是自己情愿做的,如果不求回报就没有压力了,也没有应该不应该了,血压也就下来了。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电话
  • 微信
  • 留言
  • 位置